中医药网|网站导航|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中医药网

外科方剂

  • 阳和汤

    阳和汤:阳虚寒凝而成之流注、阴疽、脱疽、鹤膝风、石疽、贴骨疽等漫肿无头,平塌白陷,皮色不变,酸痛无热,口不渴,舌淡苔白者。

    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。
  • 内补黄芪汤

    内补黄芪汤:补益气血、养阴生肌。治痈疽溃后,气血皆虚,溃处作痛,倦怠懒言,间或发热,经久不退,脉细弱,舌淡苔薄等症。

    《证治准绳》
  • 五子衍宗丸

    五子衍宗丸:肾虚精少,阳瘘早泄,遗精,精冷,余沥不清,久不生育。(不孕、不育)。用于补肾阳,改善精液质量,治疗不育症。

    《摄生众妙方》卷十一。
  • 橘核丸

    橘核丸:疝。睾丸肿胀偏坠或坚硬如石,或痛引脐腹。

    《济生方·卷三》
  • 大秦艽汤

    大秦艽汤:手足不能运动,舌强不能言语。

    《保命集·卷中》
  • 枳实导滞丸

    枳实导滞丸:痢疾,脘腹痞闷,腹痛,大便窘迫,小便黄赤涩少,或大便不通,舌苔黄腻,脉沉有力。

    《内外伤辨惑论》
  • 左归饮

    左归饮:真阴不足,腰酸遗泄、盗汗、口燥咽干、口渴欲积、舌尖红、脉细数。

    《景岳全书》
  • 牡蛎散

    牡蛎散:体虚自汗、夜卧尤甚,心悸惊惕,短气烦倦,舌质淡红,脉细弱。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  • 血府逐瘀汤

    血府逐瘀汤:胸中血瘀、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、头痛、日久不愈,痛如针刺而有定处,或呃逆日久不止,或内热烦闷、心悸失眠、入暮渐热。舌质暗红、有瘀斑或瘀点,脉涩或弦紧。

    《医林改错》
  • 十枣汤

    十枣汤:1.治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解者乃可攻之。2.其人漐漐汗出,头痛,心下痞硬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汗出不恶寒,此表解而里未和。3.邪热内蓄,有伏饮者。

    《伤寒论》
  • 六味地黄

    六味地黄: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软、头目眩晕、耳鸣耳聋,盗汗遗精,或骨蒸潮热,手足心热,消渴、虚火牙痛、舌燥喉痛、舌红苔少、脉细数。

    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  • 人参养荣汤

    人参养荣汤:治积劳虚损,四肢沉滞,骨肉酸疼,吸吸少气,行动喘啜,小腹拘急,腰背强痛,心虚惊悸,咽干唇燥,饮食无味,阴阳衰弱,悲忧惨戚,多卧少起。久者积年,急者百日,渐至瘦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  • 虎潜丸

    虎潜丸:肝肾不足,阴虚内热之痿证。腰膝酸软,筋骨痿弱,腿足消瘦,步履乏力,或眩晕,耳鸣,遗精,遗尿,舌红少苔,脉细弱。

    《丹溪心法》
  • 七宝美髯丹

    七宝美髯丹:肝肾不足,须发早白,齿牙动摇,梦遗滑精,崩漏带下,肾虚不育,腰膝酸软。

    《本草纲目》
  • 右归丸

    右归丸:温补肾阳,填精益髓。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命门火衰,神疲气怯,畏寒肢冷,阳痿遗精,不能生育,腰膝酸软,小便自遗,肢节痹痛,周身浮肿;或火不能生土,脾胃虚寒,饮食少进,

    《景岳全书》
  • 四物汤

    四物汤:血虚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、痛经,以及一切血虚证而见舌淡、脉细者。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 等
  • 三妙丸

    三妙丸:肝肾不足,湿热下注,腰腿疼痛麻木,脚气,湿疮,淋病,白带。湿热腰痛,或作或止。湿热下注引起的脚气病,腰膝关节痠痛,湿疮,以及带下、淋浊。

    《医学正传》
  • 导赤散

    导赤散:心经火热证。心胸烦热,口渴面赤,意欲饮冷,以及口舌生疮;或心热移于小肠,小便赤涩刺痛,舌红,脉数。

    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、《医宗金鉴》等
  • 桂枝附子汤

    桂枝附子汤:伤寒八九日,风湿相搏,身体疼烦,不能自转侧,不呕不渴,脉浮虚而涩者。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。

    《伤寒论》
  • 四神丸

    四神丸:温暖,涩止泻。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。不思饮食,或腹痛,腰酸,肢冷神疲乏力,舌淡苔薄白,脉沉迟无力。

常见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