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网|网站导航|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中医药网

内科方剂

  • 桑杏汤

    桑杏汤:外感温燥,邪在肺卫。身不甚热,干咳无痰,咽干口渴,右脉数大。

    《温病条辨》
  • 地黄饮子

    地黄饮子:舌体强硬不能言语,筋骨软弱不能行走,病人口干但不思饮,脉象沉、细、弱。

    《圣济总录》
  • 养阴清肺汤

    养阴清肺汤:白喉。症见喉润起白斑点如腐,不易拨去,咽喉肿痛发热,鼻干唇燥,或咳或不咳,呼吸有声,似喘非喘。

    《重楼玉钥》
  • 血府逐瘀汤

    血府逐瘀汤:胸中血瘀、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、头痛、日久不愈,痛如针刺而有定处,或呃逆日久不止,或内热烦闷、心悸失眠、入暮渐热。舌质暗红、有瘀斑或瘀点,脉涩或弦紧。

    《医林改错》
  • 十枣汤

    十枣汤:1.治太阳中风,下利呕逆,表解者乃可攻之。2.其人漐漐汗出,头痛,心下痞硬,引胁下痛,干呕短气,汗出不恶寒,此表解而里未和。3.邪热内蓄,有伏饮者。

    《伤寒论》
  • 六味地黄

    六味地黄: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腰膝酸软、头目眩晕、耳鸣耳聋,盗汗遗精,或骨蒸潮热,手足心热,消渴、虚火牙痛、舌燥喉痛、舌红苔少、脉细数。

    《小儿药证直诀》
  • 天麻钩藤饮

    天麻钩藤饮:肝阳上亢、肝风内动所致的头痛眩晕,耳鸣眼花,口眼歪斜,舌强语蹇,或半身不遂,舌红,脉弦数等。

    《杂病证治新义》
  • 保和丸

    保和丸:伤食积滞,胸脘痞满,腹胀时痛,嗳腐吞酸,恶食,或大便泄泻,舌苔厚腻而黄,脉滑等症。

    《丹溪心法》
  • 酸枣仁汤

    酸枣仁汤:虚劳虚烦不得眠,心悸盗汗、头目眩晕、咽干口燥、脉弦或细数等证。

    《金匮要略》
  • 藿香正气散

    藿香正气散:外感风寒,内伤湿滞所致的恶寒发热,头痛,胸膈满闷,脘腹疼痛,恶心呕吐,肠鸣腹泻、口淡,舌苔白腻等。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  • 四磨汤

    四磨汤:破滞降逆,补气扶正。治七情气逆,上气喘急,妨闷不食。

    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等
  • 柴胡疏肝散

    柴胡疏肝散:肝气郁结,证见肋胁疼痛,善太息,脉弦。或兼见寒热往来,脘腹胀满,纳呆食少。

    《医学统旨》
  • 人参养荣汤

    人参养荣汤:治积劳虚损,四肢沉滞,骨肉酸疼,吸吸少气,行动喘啜,小腹拘急,腰背强痛,心虚惊悸,咽干唇燥,饮食无味,阴阳衰弱,悲忧惨戚,多卧少起。久者积年,急者百日,渐至瘦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  • 归脾汤

    归脾汤:1.心脾两虚,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、健忘、失眠、食少体倦、面色萎黄、舌色淡白、脉弱。2.脾虚不摄所致的月经不调,崩漏带下,以及皮下出血等证。

  • 八珍汤

    八珍汤:气血两虚证。面色苍白或萎黄,头晕耳眩,四肢倦怠,气短懒言,心悸怔忡,饮食减少,舌淡苔薄白,脉细弱或虚大无力。

    《正体类要》
  • 理中丸

    理中丸: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、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、胃痉挛、胃下垂、胃扩张、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。

    《伤寒论》
  • 二陈汤

    二陈汤:湿痰咳嗽、痰多色白易咯,胸膈痞闷,恶心呕吐、肢体困倦,或头眩心悸,舌苔白润,脉滑。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  • 三子养亲汤

    三子养亲汤:配方为紫苏子(主气喘咳嗽); 白芥子(主痰); 莱菔子(主食痞兼痰)。 主治痰壅气滞证,症见咳嗽喘逆,痰多胸痞,食少难消,舌苔白腻,脉滑。

    《韩氏医通》卷下。
  • 石斛夜光丸

    石斛夜光丸:用于肝肾两亏,阴虚火旺,内障目暗,视物昏花。

    《瑞竹堂方》
  • 人参蛤蚧散

    人参蛤蚧散:久咳气喘,痰稠色黄,或咳吐脓血,胸中烦热,身体日渐消瘦,或面目浮肿,脉浮虚,或日久成为肺痨。

    《医垒元戎》
常见方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