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网|网站导航|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中医药网

痛经的中医辩证分型

分享到:
【疾病名称】:
痛经
【别名】:
暂无
【疾病科别】:
妇产科
【病理辨证】:
  痛经病位在胞宫,变化在气血,表现为痛证,多因气血运行不畅,不通则痛。中医认为,痛经主要病机在于邪气内伏,经血亏虚,导致胞宫的气血运行不畅,“不通则痛”;或胞宫失于濡养,“不荣则痛”,因此导致痛经。 常见证型有气血虚弱、气滞血瘀、湿热阻络和寒湿凝滞。

(1)气血虚弱型症状:经期或经净后,小腹隐痛、喜揉按,月经色淡量少,质稀,伴神疲乏力,面色苍白,舌淡苔薄,脉虚细。

  证候分析:体虚气血不足,经行后血海空虚,胞脉失养,或体虚阳气不振,运血无力,故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痛,喜揉按;气虚阳气不充,血虚精血不荣,故经血色淡量少,质稀。余症亦为血虚气弱之象。

  辨证施治:应服具有益气补血止痛作用的药物。

(2)气滞血瘀型症状:每于经前一、二日或经期小腹胀痛、拒按,经血量少,或排出不畅,经色紫暗有块,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,胸胁乳房作胀,舌质紫暗,舌边或有瘀点,脉沉弦。

  证候分析:冲住气血郁滞,气血运行欠畅通,故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、拒按,经量少或排出不畅;经血瘀滞,故色暗有块;块下瘀滞稍通,故疼痛暂减;瘀滞随经血而外泄,故经后疼痛自消。但若郁滞之因未除,则下次经期腹痛复发。舌质紫暗,脉沉弦,均为气滞血瘀之象。

  辨证施治:舒肝理气、化淤止痛。

(3)湿热下注型症状:经前、经期少腹胀痛,经量多,色红,质稠或有块,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,舌红苔黄腻,脉弦数。

  证候分析:外感或内蕴湿热,流注冲任,阻滞气血,经行不畅,故经来腹痛;热扰冲任,则量多色红有块;热灼津液,则经水质稠;湿热下注,伤及任带,则平日带下色黄或有秽臭。舌脉均为湿热内盛之象。

  辨证施治:清热除湿,调经止痛。

(4)寒湿凝滞型症状: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,得热痛减,按之痛甚,经量少,色暗黑有块,恶心呕吐,畏寒,便溏,苔白腻,脉沉紧。

  证候分析:寒湿之邪伤及下焦,客于胞中,血被寒凝,行而不畅,因而作痛,经血色暗黑而有块;寒湿中阻,阳气被遏,水湿不运,则畏寒便溏,恶心呕吐。余症均为寒湿阻滞所致。

  辨证施治:温经和营,调经止痛。
【临床症状】:
 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,病因多,病机复杂,反复性大,治疗棘手,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,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,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,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、冷痛、灼痛、刺痛、隐痛、坠痛、绞痛、痉挛性疼痛、撕裂性疼痛,疼痛延至骶腰背部,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,历时1/2~2小时。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,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。约有50%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状:乳房胀痛、肛门坠胀、胸闷烦躁、悲伤易怒、心惊失眠、头痛头晕、恶心呕吐、胃痛腹泻、倦怠乏力、面色苍白、四肢冰凉、冷汗淋漓、虚脱昏厥等症状。在剧烈腹痛发作后,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,约持续12~24小时。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,亦偶有需卧床2~3天者。
【注意事项】:
  1.注意并讲究经期卫生,经前期及经期少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。
  2.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,尤其是体质虚弱者。还应注意改善营养状态,并要积极治疗慢性疾病。
  3.消除对月经的紧张、恐惧心理,解除思想顾虑,心情要愉快。可以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,但要注意休息。
  4.疼痛发作时可对症处理,可服用阿托品片及安定片,都可缓解疼痛。长期不能缓解的,可作适当的中医辨证调理。另外,喝一些热的红糖姜水也会收到良好效果。
  5.特别要引起重视和警惕的是育龄期妇女月经期伴腹痛,不能一概诊断痛经,要先要弄清腹痛的原因,有几种可能性:与痛经有关的疾病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慢性盆腔炎、宫腔黏连等。与痛经无关的疾病,但需要鉴别的,如宫外孕、盆腔肿瘤破裂、急性阑尾炎、肠黏连、急性肠炎等。故应仔细询问病史、妇科检查万超、尿妊娠试验、血常规等必要的化验检查项目,慎防耽误诊断和治疗。
  6.痛经的中医治疗,在经期腹痛时,应以理气和血止痛为主,要使经血下行畅通,注意不用或少用炭类止血药,因炭类止血药有收敛止血,使经血凝滞下行不通,有加重痛经可能。经净后可辨证调治,或用中成药,或服汤药,酌情而定。
  7.经期或经前恣饮冷食或感受风寒、淋而涉水都可能引起痛经,故经前或经期应避免冷饮,衣服要保暖,避免淋雨或游泳,可以预防痛经和防止痛经病情严重发展。

    (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,内容仅供参考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。)

    更多关于 痛经,中医病理,辨证施治,诊断 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