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药网|网站导航|RSS订阅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
中医药网

您的位置: 中医药网 > 中药药理 > 正文

雷丸的药理研究与应用

中医药网日期:2012年11月18日来源:未知
分享到:
Note:以下内容为中药材雷丸的成分、药理、临床、毒性研究资料记载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《中国药典》《中华草本》等资料,如下资料仅供学习与参考,不宜当做私自使用药材雷丸的依据,请在医生指导下科学用药。
【药材名称】:
雷丸
【别名】:
竹苓、雷实、竹铃芝、雷矢、竹铃子
【性味归经】:
味苦,寒,有小毒。归胃、大肠经。
【主要成分】:
含水分6.5%,灰分4.0%,醚浸出物0.6%,醇浸出物22%。
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,含量约3%,为驱绦虫有效成分,加热失效。此酶在pH8溶液中作用最强,酸性溶液中无效,0.06微克在10毫升弱碱性(pH8)溶液中即有分解蛋白质作用。
【用法用量】:
内服:煎汤,2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粉扑或煎水洗。
【功能主治】:
杀虫消积,用于绦虫、钩虫、蛔虫病,虫积腹痛,小儿疳积。
【药理作用】:
①对蛔虫的作用
体外试验对猪蛔虫有效,但对蛔虫感染者无效。
②驱绦虫作用
将未用药自然排出的绦虫节片置于37℃的5~30%雷丸浸出液中,快的在2小时40分钟,慢的在9小时后均致死亡,但放在生理盐水中可以生存40~62小时,放在蒸馏水中亦可生存24~30小时。雷丸对人感染有钩及无钩绦虫,犬绦虫均有驱虫作用。把服用雷丸后排出的虫体,放在微温生理盐水中,大多数是不会活动的,其细节部被破坏的程度最为显著,因此雷丸的驱绦虫作用不是麻痹虫体,而是由于雷丸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,致虫节破坏所致。
③抗阴道毛滴虫作用
10%的雷丸煎剂,药液与培养基成1:1的浓度,5分钟后大部分虫体颗粒化变形,个别虫体仍有活动。
【使用注意】:
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荔实、厚朴为之使。恶葛根
②《别录》:久服令人阴痿。赤者杀人。
③《医学入门》:久服伤阴,男女同。
④《药性论》:恶(萹)蓄、(葛)根。芫花为使。
⑤《本草汇言》:如病虫积日久,脾胃衰惫者,亦禁用之。
【毒性】:
暂无资料
【临床应用】:
1.治小儿寒热,惊啼不安:雷丸、牡蛎、黄芩、细辛各1g,蛇床子30g。上药以水1斗,煎取7升,去渣,分为两度,看冷暖用,先令浴儿头,勿令水入耳目,次浴背膊,后浴腰以下,浴时避风,以粉扑之。方中雷丸逐风,杀蛔虫,为君药。(雷丸浴汤《太平圣惠方》)
2.治消疳杀虫:雷丸、使君子(炮,去壳)、鹤虱、榧子槟榔各等分。上为细末,每服3g,乳食前,温米饮调下。方中雷丸杀虫,为君药。(雷丸散《杨氏家藏方》)
3.治钩虫病,杀虫驱虫:雷丸300g。将雷丸洗净,低温干燥,研为细粉,过筛即得,每服6g。每日3次,每2日为一疗程,温开水送下。密闭防潮,勿令受热。入汤剂无效。方中雷丸杀虫,为君药。(雷丸散《冉氏经验方》)

①治疗钩虫病
取雷丸研成极细末,加适量乳糖或葡萄糖粉用开水调服。成人每剂60克,1次顿服或3次分服(体弱者可分2~3日服完),隔几天再服1剂。临床试治11例,服药2次以上经1~3次大便检查,除2例找到少量虫卵外,其余均阴转。但亦有观察19例,连服2次后复查,结果不管淘虫及粪检虫卵都不够满意。
②治疗绦虫病
取雷丸制成粉剂,每次20克,以凉开水加糖少许调服。每日3次,连服3日。第4天服硫酸镁15~20克(不服亦可)。临床观察20例,虫体多在第2、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,治疗后复查未见虫体,全部症状消失。
③治疗蛲虫病
取雷丸1钱,大黄3钱,二丑3钱,共研细末混匀,晨起空腹时用冷开水1次送服。小儿可按年龄递减。临床治疗188例,除2例无效外,其余均治愈。一般在服药后1~2日即可排虫,随之自觉症状消失。服药期间有13例发现短暂而轻微的腹痛。

(本文由中医药网整理或引用,内容仅供参考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。)

更多关于 研究、药理作用、雷丸 的文章